English

道德教育与中国古代乡治

2000-10-13 来源:光明日报 仝晰纲 我有话说

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乡治的传统,中国历代乡里都以教化为主,乡里组织虽多有嬗变和再生,但道德教育为乡治之本的主旨并没有改变。

乡村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四:其一,乡官里吏,自为表率。乡官初置,其意义主要是为民表率,垂范乡里,其次才是行政职能。只是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,其行政意义才渐次扩大。《管子·度地》云:“三老、里有司、伍长者,所以为率也。”两汉时期,乡官里吏的表率作用仍居重要地位。当时,每乡都置三老,这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教育体制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云:“举民年五十以上,有修行,能率众为善,置以为三老,乡一人。”秦彭为山阳太守时,“择民能率众者以为乡三老。”(《东观汉纪》)同时,在乡里还推举孝悌、力田、廉吏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十二年三月诏:“孝悌,天下之大顺也;力田,为生之本也;三老,众民之师也;廉吏,民之表也。”在乡以下,又置里正、伍长、父老等,其职能也主要是“劝导乡里,助成风化”(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)。上述三老、孝悌、力田、里正、伍长、里父老的共同职责就是推行教化,为民表率。如果乡官里吏教化不善,就要承担失职责任。汉武帝时曾遣司马相如以檄书晓谕巴蜀曰:“让三老、孝悌以不教诲之过”(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),韩延寿为左冯翊,有昆弟争田,“啬夫、三老亦皆自系待罪。”(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)可见,乡官之设,旨在推行教化,是当时的一种道德教育制度。

其二,乡里教育,助成风化。我国的乡里教育在夏、殷已初具端倪,到西周时期初步形成制度。当时乡里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加强乡里教化,对乡民进行道德教育,是谓“里有序而乡有庠,序以明教,庠则行礼而视化焉。”(《汉书·食货志》)春秋战国以来,私学兴起,学术下移,乡里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。汉代乡里学校的书师和经师,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,以扩大教化为主要任务,向学生传授封建礼仪。乡里之间,也把礼作为教化的工具,左右相教,老少相传,即便是饮食、衣服、住行、婚丧、祭祀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礼数,它既是人际关系的准则,也是人们遵循的道德规范,具有很大的社会性。每年的十月,乡里学校还举行乡饮酒礼,以礼属民。这些以推广教化为目的的仪礼活动,是乡村道德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。其后,历代都设有乡村社学,都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、推广教化为主要任务,对造就醇厚民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
第三,彰表楷模,劝戒愚劣。在历代乡里教化的过程中,十分重视奖惩机制,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云:“凡有孝子贤孙,贞女义妇、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,皆扁表其门,以兴善行。”汉武帝时,河南人卜式出资助贫,“乃召拜式为中郎,赐爵左庶长,田十顷,布告天下,尊显以风百姓。”(《汉书·卜式传》)汉代还推举品德高尚、志节清远的人免除其赋税徭役,或通过乡举里选让其入仕做官。这种政府行为,对乡里教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,从而激励乡里民众严于律己,修身求誉,从而达到推行教化的目的。在彰表楷模的同时,还对不良现象进行教育劝戒。元代村社的社长,对“或不务正业,或出入不时,或服用非常,或饮食过分,或费用无节,或无贫暴富,或安生下人,或交结游惰”者,有责任进行教谕,教而不改者,则再用大字粉刷其墙壁,上书不务正业等不良行为,直至知耻改过之后,方许毁去粉壁。这种村社的教化职能在维护封建统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其四,乡约村规,自为约束。许多地区的乡里,都订有“乡约”,其内容多以教化为主。王守仁《南赣乡约》说:“孝父母,敬兄长,教训子孙,和顺乡里,死丧相助,患难相恤,善相劝勉,恶相告诫,息讼罢争,讲信修睦,成为良善之民,共成仁厚之俗。”将道德教育寓于乡约村规之中,是中国古代乡里教化的重要形式。在乡村中的大族,还立有家规、族规,其内容也多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,同时还宣扬安贫乐道、明哲保身一类的处世哲学。在族规中,也有一些积极的内容,如提倡节俭、守法、读书、尽忠报国等,有的还明文禁止酗酒、赌博、嫖娼、传阅淫书等,对醇化民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。

中国古代乡村道德教育的实施,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,其出发点在于维护封建统治。据此匡定的道德标准,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人对道德的理性审视,只能是无条件地向礼教靠近,以最终使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完全符合封建的礼教。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使乡里道德教育走向畸形,导致了对乡里称誉的过分追求。甚至欺世盗名,沽名钓誉。尊老养老本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,却出现了“坐不能致其爱敬,死以奢侈相高,虽无哀戚之心,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孝”(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)的奇怪现象。从一而终本为妇道的基本要求,却出现了自残其身,以示清白的过分之举。这种重形式、轻内容的道德标准,一旦失去国家机器有序运转的社会基础,便会迅速崩溃。

我们也应当看到,乡里道德教育的实施,对造成醇厚民风、强化乡里统治起着重要作用。从中国历史看,教化行,则民风醇,就会出现“闾里无讼,老幼无愁,邮驿无夜行之吏,乡闾无夜名之征,犬不夜吠,鸡不夜鸣,老者息于堂,丁壮者耕于田,在朝者忠于君,在家者孝于亲”的祥和局面。教化废,则民风败,“时俗或异,风化不教,而相尚诽谤,谓之臧否,记短则兼折其长,贬恶则并伐其善。”(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)乡党里巷之间甚至父子相争,妇姑相谇的现象屡见不鲜。因此,强化乡村道德教育,是加强乡治,维护基层统治不可缺少的环节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